经济总量占全国近1/4,“万亿城市”占全国1/3,长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5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占全国1/24的人口,贡献全国1/15的GDP,“G60科创走廊”的9个城市又在如何影响长三角?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未来还需在哪些方面发力?《新闻1+1》邀请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共同关注:长三角,五年之变!
【资料图】
回顾长三角一体化的这五年
6月5日至6日,连续两天,沪、苏、浙、皖,一市三省的党政一把手,相聚安徽合肥,共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在6日上午,发布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5年来,具体取得了哪些成果?又发生了哪些改变?点击视频,一起了解。
产业链向外转移,给长三角地区带来哪些提醒?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像长三角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果它的生产要素价格有所上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更面向国内市场的产业、服务内需且运输不需要借助海运来出口到别国市场的产业,会逐渐向中国中西部地区,尤其中西部产业集群发展比较好的大城市周围转移。但是对于长三角城市群来讲,要发挥统一大市场对稳链固链的作用,还要进一步在一体化进程当中降低物流、人口流动、商品流动的成本。通过成本的下降,能够提升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来更好地稳链固链,这一点非常重要。
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长三角的优势是什么?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通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制造业升级换代中,中国整个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开始弯道超车。在国际上,美国和中国成为行业中的两个巨头。在国内,长三角有多个企业多个品牌同时在布局新能源车,好处是长三角的市场比较大,一些新的技术、品牌、设计,借助于比较大的市场,能够迅速回收成本,摊薄前期投入,这对提升整个长三角新能源车产业的竞争力,有极大优势。但从另一方面来讲,长三角要避免不同的城市之间的不同企业,在同样一个赛道里恶性竞争。这也需要市场和政府良性的互动,来避免相互重复建设、相互拆台的局面出现。
上海市松江区的G60科创云廊图片来源:新华社
G60科创走廊,如何串联长三角?
如果说,长三角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器,那么,G60科创走廊,则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从集成电路、智能驾驶,到人工智能、生物医药,G60科创走廊,不仅串联起上海松江,浙江嘉兴、湖州、杭州、金华,江苏苏州,安徽宣城、芜湖、合肥等九座城市,而且也成为信息、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的产业集聚带。G60科创走廊,对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有着怎样的推动作用?点击视频,了解更多信息。
为什么长三角未来把“科创”发展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上?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科创对于长三角来讲是重要的,但这种重要性更加体现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未来方面。当前我国人均GDP水平已经接近13000美元,这样一个发展阶段使得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依赖于资源的投入。如果要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定要提高整个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科创,就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科创又需要借助长三角不同城市之间、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因为现代的科创活动不太可能再像以前那样一个企业单打独斗,而是需要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企业之间加强合作,也包括不同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这个时候在长三角重视科创,也有利于长三角发挥自己的人力资源、科研基础等各方面优势,来引领整个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