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这一觉,睡得不太踏实。入睡前,几乎把所有关于“百年佘山天文台焕新归来”的新闻读了个遍。仿佛穿越了漆黑的夜,穿越了120多载的岁月,又一次站在上海的天然最高点,仰望星空,仰望理性、坚定而又不失浪漫的科学之光。
(相关资料图)
这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台。1900年,在上海最高的佘山顶上,建起了漂亮、挺括的主楼。此后,佘山天文台的百年老建筑又经历过两次“大动作”的修扩建:1928年建成东面的辅楼;20世纪70年代又有过一次扩建。
资料图
作为中国重要的天文科普基地,位于西佘山之巅的上海天文博物馆此前也有过三个重要的日子:2004年11月,开馆; 2009年9月,完成二期提升工程;2014年1月,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完成文物维修工程,重新开放。而昨天,经过历时两年的大规模修缮,焕然一新的上海天文博物馆面向社会试开放。其镇馆之宝——两次记录哈雷彗星回归、今年123岁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也完成了现代化修缮,重新回到公众视野。
与建筑同岁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是我国近代第一台大型天文望远镜,由法国巴黎的高梯埃光学工厂制造,与之配套的10米铁制大圆顶也在巴黎承造,建成投用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远东第一镜”。从20世纪90年代起,曾经的“远东第一镜”逐渐不再投入科研,从上海天文博物馆开馆之日起,它便是“镇馆之宝”,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此次“百年巨镜复明”过程中,修复团队还为它配上了专用数码拍摄接口,为“远东第一镜”插上了现代化翅膀。
想当年,它拍的可都是需要精细冲印的胶片——过往观测中拍摄的大量天文底片,保存至今的有近7000张。1902年的猎户座大星云M42,1905年的太阳黑子,1910年的哈雷彗星……这些珍贵的影像,也已借助天文底片专用扫描仪等现代高科技手段陆续获得数字化新生,相关重点项目的大本营也在佘山。科学家们至今仍在利用这些底片数据,兢兢业业地开展科研工作。
凡此种种,都是从采访笔记里找到的翔实记录。查询新民晚报的后台稿库,惊讶地发现,我居然写过78篇关于佘山的新闻报道,其中绝大部分皆是关于佘山天文台的。
2001年的狮子座流星雨如期而至,山上所有的平台、旷地,甚至停车场都人满为患,“酣畅淋漓”的“雨量”令追星族们至今记忆犹新。
2005年,“惠更斯”探测器第一次降落到土卫六的表面,瞪大“眼睛”四处“端详”的时候,十几双地球上的“眼睛”全程监测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位于上海东佘山的25米射电望远镜成功参与此次全球联测。
2012年,当时亚洲最大、总体性能世界第四的65米射电望远镜在不远处落成,名曰“天马”。此后发生的很多中国天文学重要里程碑事件,都有“天马”的见证。
上海的第一山峰,并不高。据国家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2021年8月的测绘结果,佘山之巅A点(基岩顶点),相对“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的高程值为99.186米,相对“上海吴淞高程基准”的高程值为100.860米。然而,山不在高,有科学之光则灵。在中国近代天文学的起源地,佘山的故事,至今未完待续。
董纯蕾/文